【紅領巾星工場】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黃旭華

編輯:學生處 發布時間: 2020-07-27 19:24


      大家好,我是(shì)增城市新塘鎮第二小學五(1)中隊的王曉琳,在紅領巾尋訪活動中,我通過網絡尋訪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隐姓埋名30年的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稱爲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爺爺!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爺爺的故事。


      時代到處是(shì)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爲國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dàn)有無窮的力量。

      黃旭華,男,19263月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1949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chuán)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核潛艇研究工作,原中國船(chuán)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1994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旭華畢生緻力于我國核潛艇事業的開拓與發展,是(shì)我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後擔任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和總設計師,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爲我國海基核力量實現(xiàn)從無到有的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黃旭華曾先後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參與完成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制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制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86年,被授予船(chuán)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

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017年927日,黃旭華院士獲得首項潮汕星河獎成就獎

2017年1025日,榮獲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7年119日,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2018年320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chuán)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2018年119日,黃旭華獲公示爲改革開放(fàng)傑出貢獻表彰推薦人選。

2019年917日,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

2019年925日,被授予最美奮鬥者榮譽稱号。

2020年110日,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的一生屬于核潛艇屬于祖國

       50年前的12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僅用10年時間就研制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潛艇。


       當這個承載着中華民族強國夢、強軍夢的龐然大物從水中浮起時,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難掩激動,淚流滿面……正是(shì)包括他在内的無數人的艱辛付出,才使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由此,黃旭華的名字與核潛艇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再往後,不少人稱他爲中國核潛艇之父,但(dàn)黃旭華婉拒美意。這個爲了核潛艇隐姓埋名30年、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九旬老翁,哪裏在乎什麽名頭,他隻是(shì)覺得:這輩子沒有虛度,我的一生屬于核潛艇、屬于祖國,無怨無悔!

       一份創業情——

      “研制核潛艇将成爲我一輩子的事業……”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1958年,面對當時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面對蘇聯領導人核潛艇技術複雜(zá),價格昂貴,你們搞不了勸告,毛澤東同志一聲令下,我國正式啓動研制核潛艇。

       同年,曾參與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的黃旭華因其優秀的專業能力被調往北京,參加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論證與設計,我那時就知(zhī)道,研制核潛艇将成爲我一輩子的事業。搞不出來,我死不瞑目!最初,核潛艇研發團隊隻有29個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談起理想,大家都豪情萬丈,再看現(xiàn)實,卻是(shì)一窮二白……當時,美國、蘇聯等國家已先後研制出核潛艇,但(dàn)這一切都是(shì)核心機密,黃旭華這群年輕人很難拿到哪怕一點現(xiàn)成的技術資料。核潛艇到底什麽樣,誰也沒見(jiàn)過;裏面什麽構造,誰也不清楚。唯一知(zhī)道的就是(shì)它威力巨大——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鈾塊燃料可以讓潛艇航行6萬海裏,這對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新中國國防來說極爲重要。

       連基本的研制條件都不具備,還能幹得起來?黃旭華和同事們才不管這些!沒有知(zhī)識積累,他們就大海撈針、遍尋線(xiàn)索,甚至靠解剖玩(wán)具獲取信息。萬事開頭難,黃旭華和同事們一邊對國内的科研技術力量調查摸底,一邊從國外新聞報道中搜羅有關核潛艇的隻言片語。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号核潛艇模型玩(wán)具。黃旭華如獲至寶,把玩(wán)具拆開、分解,他興奮地發現(xiàn),裏面密密麻麻的設備,竟與他們一半靠零散資料、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樣。再尖端的東西,都是(shì)在常規設備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出來的,沒那麽神秘。從此,黃旭華更加堅定了信心。

       沒有現(xiàn)成條件,他們就騎驢找馬、創造條件,甚至靠着算盤打出一個個數據。絕不能等有條件再說,有驢先騎驢,什麽時候有馬了再騎馬,總比停在原地好!研制核潛艇,要運用各種複雜(zá)、高難度的運算公式和數字模型。如今的計算機一秒鍾能計算上萬次,但(dàn)在當時,黃旭華他們連計算器也沒有,隻能用算盤、計算尺。誰曾想到,這些體量巨大的關鍵數據,都是(shì)大家用一把把算盤噼裏啪啦打出來的。爲了保證計算準确,黃旭華将研制人員(yuán)分成兩組,分别單獨進行計算,獲得相(xiàng)同答案才能通過,出現(xiàn)不同結果就推倒重算,我們常常爲了一個數據,日夜不停、争分奪秒地計算。對核潛艇來說,穩定性至關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輕潛不下去(qù),重心斜了容易側翻,必須精确計算。然而,艇上的設備、管線(xiàn)數以萬計,如何才能精密測出各個設備的重心,調整出一個理想的艇體重心呢?

       因陋就簡,勤能補拙。黃旭華想出了現(xiàn)在看來十分笨拙的土辦法:把科技人員(yuán)派到設備制造廠去(qù)弄清每個設備的重量和重心,設備裝艇時,在艇體進口處放(fàng)一個磅秤,凡是(shì)拿進去(qù)的東西都一一過秤、登記在冊,大小設備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有人嘀咕:我們是(shì)來幹大事業的,做這些初中生都可以做的小事,大材小用。黃旭華抽出時間挨個談話(huà),他說:每個人手中的每一件小事,最終都歸結到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性能上;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正是(shì)這樣的斤斤計較,使得這艘排水量達數千噸的核潛艇,在下水後的試潛、定重測試值和設計值毫無二緻。

        一腔淩雲志——

       “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時刻嚴守國家機密,不能洩露工作單位和任務;一輩子當無名英雄,隐姓埋名;進入這個領域就準備幹一輩子,就算犯錯誤了,也隻能留在單位裏打掃衛生。進入核潛艇研制團隊之初,面對領導提出的要求,黃旭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隐姓埋名,就意味着要甘做無名英雄,意味着自己的畢生努力可能無人知(zhī)曉。對這一點,黃旭華和他的同事絲毫沒有在乎。

      “一年刮兩次7級大風,一次刮半年”“早上土豆燒白菜,中午白菜燒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燒”……1966年,黃旭華和同事們轉戰遼甯葫蘆島。在當年,這是(shì)一座荒蕪凄苦、人迹罕至的小島。島上糧食、生活用品供應有限,同事們每次到外地出差,都些物資回島,最厲害的挑夫,一個人竟從北京背回23個包裹。就是(shì)在如此環境裏,黃旭華頂着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種幹擾,帶領設計人員(yuán)攻克一個個難關。他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術總領和科學創新能力,爲第一代核潛艇研制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艇型是(shì)水滴型。美國爲實現(xiàn)這種艇體構造,謹慎地走了三步:先把核動力裝置裝在常規潛艇上,建造水滴型常規動力潛艇,再把兩者結合成核動力水滴型核潛艇。我們是(shì)不是(shì)也要三步走?必須三步并作一步走!黃旭華大膽提出,既然國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動力結合,就說明這條路切實可行,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我國國力薄弱,核潛艇研制時間緊迫。在他的主導下,中國三步并成一步,直搗龍潭。确定了艇型,隻是(shì)萬裏長征邁出第一步。核潛艇技術複雜(zá),配套系統和設備成千上萬,最關鍵的技術有7項,即核動力裝置、水滴線(xiàn)型艇體、艇體結構、人工大氣環境、水下通信、慣性導航系統、發射裝置等,研制者将其親切地稱作七朵金花。爲了摘取這一朵朵美麗的金花,黃旭華和同事們義無反顧地摸索前行,最終使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讓中華民族擁有了捍衛國家安全的海上蒼龍。更讓黃旭華自豪的是(shì):我們的核潛艇沒有一件設備、儀表、原料來自國外,艇體的每一部分都是(shì)國産。

       老骥伏枥,志在千裏。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内行人明白,這是(shì)一次重要試驗,也是(shì)一次極其危險的試驗。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一艘王牌核潛艇就曾在做這一試驗時永沉海底。爲了安定試驗隊伍軍心,年過六旬的黃旭華以總設計師身份親自登艇,現(xiàn)場指揮極限深潛,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參與核潛艇極限深潛的總設計師。

        試驗成功後,黃旭華激動不已,即興揮毫: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一顆赤子心——

       “對國家的忠,就是(shì)對父母最大的孝。

       “三哥(黃旭華)的事情,大家要諒解,要理解。”1987年,在通過雜(zá)志得知(zhī)闊别卅載、下落不明的三兒子正是(shì)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時,黃旭華93歲的老母親召集子孫說了這樣一句話(huà)。她沒想到,30年沒回家、被家中兄妹埋怨成不孝兒子的三兒子,原來在爲國家做着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消息傳到黃旭華耳中,年過六旬的他忍不住流下了熱淚。第二年,黃旭華在赴南海進行深潛試驗前,順道回家探望母親……當一段塵封的記憶被打開,母子倆卻無語凝噎——30年前,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母親對離(lí)家的三兒子再三叮囑:過去(qù)颠沛流離(lí),如今工作穩定了,要常回家看看。黃旭華滿口答應,卻心知(zhī)實難兌現(xiàn)。

       30年間,父母與三兒子的聯系隻能通過一個信箱。父母多次寫信來問他在哪個單位、在哪裏工作,身不由己的黃旭華避而不答。這期間,父親病重了,黃旭華怕組織上爲難,忍住沒提休假申請;父親去(qù)世了,黃旭華工作任務正緊,也沒能騰出時間奔喪。直至離(lí)開人世,父親依然不知(zhī)道他的三兒子到底在做什麽。

     “我到現(xiàn)在還感覺很内疚,很想念我的父母。可是(shì),當别人問起黃旭華對忠孝的理解之時,黃旭華淡然答道:對國家的忠,就是(shì)對父母最大的孝。

       對于妻子和三個女兒,黃旭華同樣心懷愧疚。自他開始研制核潛艇之後的幾十年間,夫妻要麽天各一方,要麽就是(shì)同在一地卻難相(xiàng)見(jiàn),妻子李世英隻好獨自操持着家裏的大事小情。李世英說:我理解他的工作性質。黨派他去(qù)哪裏,他就需要去(qù)哪裏,這是(shì)我們應盡的義務。一對白發伉俪,一樣的赤子深情。有人會問,到底是(shì)什麽讓黃旭華能做到以國爲家、心甘情願地奉獻一生?是(shì)颠沛流離(lí)的求學之路,讓他懷抱着對祖國母親的赤誠之心。

      1938年,抗日戰争爆發後,沿海省份學校停辦,14歲的黃旭華不得不離(lí)開廣東汕尾老家外出求學。梅縣、韶關、坪石、桂林……在日軍飛機的一輪輪轟炸下,黃旭華的求學路被迫不斷轉移。祖國那麽大,爲什麽連一個安靜讀書(shū)的地方都找不到?年輕的黃旭華悟出一個道理,國家太弱就會任人欺淩宰割。出生于醫生之家的他決定改行:我要讀航空、讀造船(chuán),将來造飛機捍衛我們的藍天,造軍艦從海上抵禦外國的侵略!

       是(shì)共産黨員(yuán)的忠誠信念,讓他堅定了爲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隻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早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期間,黃旭華便憑借進步的思想、出色的表現(xiàn)成長爲地下黨培養的重點對象。1949年春節期間,他終于如願成爲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yuán)。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當初立下的铮铮誓言:黨需要我沖鋒陷陣時,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黨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時,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如今,爲核潛艇奉獻了一生的黃旭華已年滿94歲,有隻耳朵已聽(tīng)不太清,但(dàn)腿腳還算利索。身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chuán)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譽所長,他仍堅持每天從家屬樓走到研究所的辦公室,整理整理材料,必要時幫後輩出出主意。

        黃旭華爺爺說,他最希望年輕人記住一句話(huà)——“愛國主義,就是(shì)把自己的人生志願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有這一點就夠了。

       黃旭華爺爺淡泊名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的高尚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名青少年去(qù)學習,去(qù)傳承,去(qù)發揚。我要以他老人家爲榜樣,熱愛祖國,牢記使命,勤奮刻苦,好好學習,将來做祖國的棟梁之才,把個人的追求和國家民族的發展融合在一起,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IzMjgwMQ==&mid=2656200127&idx=8&sn=cd42054197461b717ad681d00765f711&chksm=f3104231c467cb2732d121b7290ffa0e1ce3097905c78dfb94cd5a356554c2f7e33c6379358b&mpshare=1&scene=23&srcid=0727pI4Eghksx0crWQ2zpzlC&sharer_sharetime=1595848739512&sharer_shareid=3fcfc8c29ac042d817106efeb6b01276#rd


最新導讀

掃二維碼
返回頂部